衍聲說藝坊-聲音教學訓練
  • 衍聲說藝 Natural Voices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課程一覽
  • 學員心得
  • 聲音技巧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聯絡我們

按钮文本

我在衍聲說藝坊上的五堂說話課

2/12/2018

Comments

 
發聲技巧十三期學員 小童Claire


自從我上了衍聲說藝坊的說話課之後,很多人問我「說話課到底在上什麼呀?」、「是變得會演講嗎?」、「聲音真的會變好聽嗎?」諸如此類的問題。甚至有很多人說「很有興趣」、「想要學」,我才知道原來我當初報名的,是這麼熱門的課程啊~~

整理一下自己最近的心得,雖然不是很用功的學生,卻也能瞬間感受到學說話之後的差異。

原本孩子氣的聲音突然變得沈穩了(找到適合自己的音高,而且很自然的就變了)
音高降下來之後,心情也不浮躁了(這算意外的收穫)
開始注意姿勢,留意身體的重心、核心(沒想到跟講話這麼有關係)
大吼大叫的時候比較不會沙啞(有時候還是需要咩!)
跟笑肌的初見面(原來我也是可以眨眼睛的~)


第一堂課說話課
這一堂課,教室裡的我們全部躺在鋪著瑜珈墊的地上,亂認真一把的呼吸。小蛙老師一下說要放鬆這,一下說要放鬆那,我快要連怎麼呼吸都忘了!

然後教我們畫圈說話的方式,以畫圈的方法提醒自己換氣跟提肛,這個部分我還在努力理解。

這堂課讓我最有印象的是臉部肌肉練習。老師放了一張某個以前的學員的對照圖,最近的那張照片笑起來好燦爛。老師說這個人以前不太會笑,但上了這堂課之後,笑得很漂亮。我也是假笑一族,每次看到照片都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假個什麼鬼,明明在笑但就說不上來的怪,原來就是這兩塊肌肉在作祟。

後來我會盡量去「感覺」那兩塊笑肌,用手撐著臉頰,或扯開嘴角笑,ㄍㄧㄥ住那兩個我很不能控制的肌肉,目前而言,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不像假笑了,但我今天突然發現自己可以眨眼!以前連眨眼都做不到耶!原來是不知道怎麼控制臉部肌肉的關係。

小蛙老師說講話跟臉部肌肉的運用也很有關係,太深奧了,擱著不管。



第二堂課說話課
這根本體育課拜託!請了一個健身教練過來整人XD

整堂課出動許多器材動這動那,試著找出身體「核心」,原來核心用力時,可以發出比較扎實的聲音。所以在這堂課也學了「劉德華蹲」,之後的幾堂課,經常都想蹲著講話。

另外一件事情是「重心」。因為習慣不佳的關係,我的重心很往前,老師說這樣會讓聲音比較散,所以也讓我們貼在牆壁上講話,讓重心回到正確的位置上。

不過最重要的事情是,要離開那個位置還能找到發聲的地方呀,常常離開之後就沒了,以後都黏在牆壁上講話好了。

然後這堂課上完,隔天整個「核心」區塊的肌肉都在痠痛!

 

第三堂課說話課
對了,不知道哪堂課開始教彈唇。其實以前學唱歌就學過彈唇了,但從來沒彈起來過,所以當時老師也放棄了(疑?)。但這天我出門上課前,我4歲姪女問我說:「小阿姨,你會噗了嗎?噗~~~~」兩片唇瓣彈得「不低啊哩害」,整個就是被小孩嗆了啊!但我還是不會彈…

這堂課在幫我們找基礎音高,所以身體放鬆(包括肢體啊、臉呀、下巴呀、肩膀呀、胸口呀、等等等呀)跟利用核心發聲都很重要。

這堂課上完其實亂茫然的,基礎音高到底是啥,我發的到底什麼音,你到底在說啥?

但因為班上還有另外幾位同學,聲音有變化其實大家都會立刻聽出來,也會跟你說「這樣聲音變很好聽」、「聽起來很不一樣耶」。

另外老師有說,大部分人的基礎音高,都會比自己習慣的聲音再高一些,但我的則是要降低。

除了基礎音高之外,也練習了口腔、喉腔、胸腔、頭腔不同共鳴位置的發聲,老師各準備了一段廣告台詞來讓我們演練,每個發聲位置適合不同廣告詞,說起來感覺都很不一樣。

 

第四堂課說話課
這堂課上複習了不同腔的發聲,還訓練舌頭仰臥起坐,and重新上了ㄅㄆㄇ,小時候沒學好現在要重修啦…不過我以為自己講話已經還算清晰的了,沒想到還有好多要注意的眉角,走在路上想到就練一練,滿有意思的。

 

第五堂課說話課
這堂課就是來聊天的(不是啦~!),而且老師一直到這堂課才知道我們班完全沒有自我介紹過,相處到最後一天連旁邊同學叫啥名啥都不知道,所以就一邊講自己的事,有的沒的胡扯。

過程是這樣。

走到台上,開始講話(其實是成果發表吧!),然後老師會在你講話時,在旁邊比東劃西,接著走到你旁邊,一下推、一下壓、一下叫你放鬆、一下叫你不用動、一下叫你蹲低、一下叫你有時候蹲有時候不要蹲,接著你就會完全忘記到底原本要講什麼??

這個過程全程錄影,課程結束之後老師會把影片傳過來,讓我們回去自己參考練習。

其實站在台上,已經完全不知道該站該坐該出聲還是閉嘴了XD

 

第五堂課之後
當初是想學聲音,加上覺得自己的聲音很吵(雖然很多人說很好聽),才特別來學講話的。

但其實我是個很不用功的學生,因為這陣子剛好在趕期末作業,還有許多課程,特別忙碌,根本無法空下時間練習。

不過說也奇怪,這之後開始有不少人跟我說,他們覺得我的聲音變得很不一樣,比較成熟不會孩子氣,說以前的聲音「很嗲其實女生會滿討厭的」,然後以前講話會很急促,現在也比較緩和。這部分我自己也有感覺,好像聽到自己比較低一些的聲音,心情也沒那麼浮躁了。

但這些變化都好自然,我完全沒意識到我的聲音有變,就這樣自然而然發生了,自己也覺得好驚喜。

 

衍聲說藝坊的這堂說話課,每天課程結束,小蛙老師都會寄練習作業到我們的Mail,每次Mail裡都有好多好多練習的東西要做,我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部分啊!


(經學生同意後,轉載至衍聲官網,原文發表於小童的網誌 http://story.acsite.org/)
Comments

發聲技巧十三期學員心得

2/1/2018

Comments

 
Picture
Comments

發聲技巧十二期學員心得

2/1/2018

Comments

 
Picture
Picture
Comments

聲音讓身體整個活起來

1/14/2018

Comments

 
上小蛙老師的課很像在上體育課。因為所有跟聲音相關的肌肉運用都是靠練習鍛煉而來。

一開始的練習中有練笑肌,才一下下臉頰就笑得好酸。

從來都不知道聲音好不好聽,跟臉部表情有這麼大的關係,更沒想到只是為了讓聲音變好而練的笑肌,卻讓整個人看起來不太一樣,這是一開始想不到的。

發現到相片中的自己有點不一樣了,原來可能就是習慣了之後,笑容也變得自然。

只是想學輕鬆說話,讓自己說話不傷喉嚨的方法,沒想到意外地也讓自己變得更好看。

也才體會到原來老化不是只有身體,臉部的肌肉不用也是會老的。笑也笑得僵硬。心情也是不容易放鬆。

小蛙老師的聲音課,不只能讓聲音變好,還能帶動身體整個活起來。

難怪當初上課的時候,小蛙老師開玩笑的說,我們這不是聲音課,是身心靈成長課程,現今看來,似乎真的如此。

(照片左為2011/08/08,右為2014/11/29,發聲上課時間2013.3.12)

鍾小青
Pictur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上課的時候,我常跟學生開玩笑的說,上完發聲課,就不需要去改面相或整型了,因為臉部肌肉練起來之後,會讓你看起來比較親切年輕。
沒想到小青姐證實了這項效果。(笑)

不過在這幾年的教學中,的確發現很多人說話面無表情,是因為只動「半邊臉」,只有嘴巴動,上半臉是不動的。
甚至還曾有學生問我說,臉部肌肉動這麼大,表情不會變得很誇張,會太好笑嗎?

我必須說,一開始有可能會。
因為還沒辦法很自然順暢的控制肌肉,所以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結果。
但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,整個人變得很不一樣了。

Comments

聲帶也是需要鍛練的

10/31/2017

Comments

 
Picture
補教生物老師 羅倢

以說話為生的人,「正確地聲帶使用」可以說是第一要務;其中,"老師"又是說話頻率相對比較高的職業。所以,對於一個補教老師來說,當常需要長時間的講課,有時甚至長達 10小時(尤其在假日),如何能減輕聲帶的耗損、又能維持清晰的授課品質,就變成最重要的一件事了。

很幸運地認識了小蛙老師!老師不但能精確地點出我在使用聲帶上錯誤的地方,還能有效地引導我如何更省力而正確的說話。雖然說離完全掌握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,但聲帶已經輕鬆了非常多!尤其在我遇到小蛙老師以前的暑假,二個月中幾乎每天都連續講話講話 10 小時甚至以上,在暑假結束後,聲音都會很明顯地沙啞……直到遇到了小蛙老師之後的第一個暑假,結束時,居然很驚喜地發現我的聲帶好像沒經過那二個月的疲勞轟炸似的!

原來,有經過訓練的聲帶,和原本的差異居然這麼大!難怪許多老師在教了多年書之後,聲帶多少都會受損、沙啞。即使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但很顯然已經對我有很大的助益;也反應出原本我使用聲帶的方式有多麼地不正確...... 很慶幸遇到了小蛙老師,讓我原本可能會不夠長的教書生涯,延遲退休了許多~~
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鍛鍊核心肌群是這幾年很熱門的事,大家都知道要運動維持健康,要正確運動才不會受傷,
可是對於說話有沒有正確使用聲帶這件事,卻不是這麼關心。
羅倢老師的聲音很宏亮,他覺得自己的聲音很好,原本覺得沒有什麼需要改變的,
但暑假的課程一連串下來對聲音來說還是有些吃重,所以他來到了發聲課教室,
他的聲音依然宏亮,可是說話力量少了一半以上,在說話體力消耗上減少,聲帶受到的壓迫降低,
​自然就能維持長時間的好聲音!就跟專業運動員是一樣的!

​
Comments

輕鬆說出有穿透力的聲音

2/6/2017

Comments

 
發聲技巧第九期學員 曾慶瑄
 
我的興趣是有空時去家扶中心擔任志工,服務在那裡的被幫助的家庭和小孩,到目前已經邁入第七年了。服務的時候,我常需要帶領小孩子們進行各種不同的活動,例如在夏令營的時候,擔任他們的小隊輔、或是在園遊會時協助指揮交通、或是在教室裡面管理秩序,因此我一直需要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孩子們聽到我的指令,明白我的意思。但是這幾年來,在人很多或是他們很吵鬧的時候,我總是覺得我的聲音無法穿透其他的雜音,然後讓要聽到的人聽見;在戶外空曠的地方,我的聲音也很難傳到遠處,讓遠處的人聽清楚我在表達什麼。所以說話時我總是不自覺的用蠻力大聲吼叫,常常活動不到一半,我的聲音就沙啞了;有時連續講話的時間一長,我還會覺得喘不過氣來。就是這樣,我一直想要找到正確的說話方式,讓我說話的時候更有穿透力、更不費力、而且可以說得更清楚。
後來去年2016年9月的時候,經由一位家扶的志工大姊的推薦,才知道小蛙老師和他開的"輕鬆說話課"。上完四堂課之後,大開了我的眼界(或者應該說是”耳界”),我才了解,該如何用身體的力量,讓聲音傳出去,同時用身體不同的地方當作共鳴位置,產生高低不同的聲音,然後用在不同的場合。

上完課之後的12月底的某一天,我被家扶派到一個大馬路旁邊服務,跟另一位志工一起引導要來參加活動的父母以及孩子,保護他們安全過馬路。以前我要跟在馬路對面的夥伴溝通的時候,我的聲音總是無法穿過車輛重重的噪音,傳到馬路另一邊去。但是這次我用了小蛙老師教的胸腔共鳴的發聲技巧--在出聲時用力量將聲音往下拉,然後屁股和下腹部用力再吐氣,然後穿過聲帶以及口腔,加上臉頰肌肉用力抬高、以及放鬆的下巴--說話。如此一來我發現我的聲音,前所未有的傳到了遠方的志工夥伴的耳朵裡,也收到了對方很明確的回應;而且,我覺得我的喉嚨和聲帶變得更輕鬆,因此那一整天,我持續用胸腔共鳴的方式跟他溝通,一直到服務結束時聲音都沒有沙啞,我也不會和之前一樣喘不過氣來。這是我很久以來第一次感覺到,原來自己的聲音也可以發得這麼有穿透力、這麼輕鬆。
 
當然,上完小蛙老師的四堂說話課之後,學到遠遠不止穿透力這一樣。課上完之後,他說他也歡迎畢業的學員錄下聲音檔寄給他,而他會幫我們鑑定我們聲音是否變好了,以及告訴我們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加強,這是我覺得從這堂課畢業之後很棒的一點,因為我自認現在能掌握的技巧還不到上課學到的四分之一,所以能夠有這樣的”售後服務”是很值得的。還有另一個非常棒的收穫就是--現在我說話,不再只是把聲音發出來、發出去之後就不管了。我現在一邊說話,一邊還能同時有意識的去聽自己聲音的高低、大小、質感、甚至是"個性"。這應該是一種自我覺察的能力吧~總之我覺得這樣很好,可以藉由不斷的練習和請教,我就會漸漸地學會分辨聲音中更多細微的變化,然後我就可以從另一個面向中去更了解自己。
Comments

恢復聲音自信心

11/20/2016

Comments

 
發聲技巧第八期學員 許貴明
我對於自己的聲音非常沒有自信,明明是個男生,但在電話中常誤認為是小姐,就算試著「壓低」聲音,依然被認為是個「低音的」小姐。我曾經傻傻地讓自己沙啞,想說聲音應該會變粗,但也只有高音唱不上去的結果,還是有人叫我「小姐」。

因為這樣的困擾,在實驗室學長推薦下,報名了小蛙老師的說話課,期望能夠藉著上課變成「男」聲。我以為上課就只是聲帶的發聲練習,殊不知我進入了為期四週的身、心、靈成長課程。在第一、二週的上課,小蛙老師「診斷」出我的聲音不完全是聲帶的問題,而是長期壓力造成的緊繃姿態,使得聲音發不出來或變細,透過每週的回家作業,像是貼牆站立或是放鬆練習,讓我的肩膀不再這麼的僵硬,發聲也沒有那麼累。在課程中也學到發聲不能只靠聲帶,要學著應用全身的肌肉,尤其是顏面肌肉及腹肌,對於小蛙老師的臉頰肌肉表現,至今仍印象深刻,也是第一次有老師能這麼具體的說明丹田在哪,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丹田,經過小蛙老師對我們姿勢及用力方式的校正,當下真的能夠立刻感受到聲音的變化。當我漸漸學會放鬆說話以及用丹田發聲(約三週時間),打電話時已經有人會稱我作「先生」了。

之後的課程學到不同共鳴腔的發聲技巧,使我的聲音更有變化,還有舌頭及嘴巴的運動,皆因為這些課程得到改善發音的最好方式,而這幾堂課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,我也開始學著如何細細品嘗人聲。

說話課是門很神奇的課,謝謝小蛙老師總像個人聲的醫生,找出我發聲的問題點,並且透過實際的姿勢矯正以及回家作業,讓我的聲音得到改善,也讓我開始注意自己的姿態。在這門說話課也認識了許多學員,謝謝大家對於我每次聲音改善給予大力的肯定,大家的聲音都各有特色,每次上課都能聽到大家都有不同的進步,我也感到開心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發聲技巧是一種需要時間及耐心的「修練」,是自我對話的一門功課。
因此,在這幾年的教學裡,常遇到練到一半就放棄的學生,尤其是在一對一課程裡。
理由總是:工作太忙、沒時間練、常常會忘記、練習好累...我已學會一笑置之。
的確,這些真的都是理由,我也常拿來用,但最終能讓自己不斷堅持下去的,是「信念」。

想要聲音變得更好的信念,支持著我們對自己做到很多很多的要求,讓我們的聲音變得更好。
過程很辛苦,真的很累,而且還不知道哪天才會真正變成一種習慣。
團體課的好處就是,只要有一位學員練得很勤快,有很大的進步跟轉變,就能連帶激勵其他人跟著一起進步。
這一班的精神指標就是阿貴了。
很高興看到他的聲音有如此大的變化,更開心自己能對他有所幫助。

(文章及影片均經學員同意後,放至官網及部落格中)
Comments

認識自己聲音

1/26/2016

Comments

 
图片
Comments

聲音魔術師

1/26/2016

Comments

 
图片
Comments

放鬆是說話的開始

9/29/2015

Comments

 
說話其實很簡單,找對放鬆方法,就能舒服的說話。

連續好幾星期,都到博愛路教室報到。即時寒流低溫也出門,即時睡眠時間被壓縮,也沒遲疑過,因為如果錯過小蛙的課,會很捶心肝。

小蛙,讓我想到一位瑜珈老師。我在一家瑜珈連鎖教室上課,不一樣的時段會碰上不一樣的老師,每個老師自然都有不同的教學風格。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: "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,壞的老師讓你看骨科"。有些老師將該帶的動作,該下的指令都做了,但我卻不得其要領,"ㄍㄧㄣ"出來的姿勢並沒有打通我的任督二脈,反而讓我痛了好幾天。

但是這位瑜珈老師不一樣,上課時,我完全感覺到她對瑜珈教學的熱情。

"來,你把肋骨往上提,肩膀放鬆"

"大腿後側肌肉用力,用坐骨的力量往後拉"

"把恥骨往下壓,用身體的力量撐起來...對,就是這樣"

當我笨拙的做出"半套"姿勢時,這位老師看出我的困窘,總是告訴我正確的肌肉使力方式。在她的引導下,我發現原來身體有這麼大的潛力。用對肌肉時,所有的動作都可以輕鬆辦到。我運動到平常沒用到的肌肉群,身體更柔軟了,每次上完課都大汗淋漓,隔天身體酸痛,但是精神卻非常愉快。

這麼好的老師,讓我不願意錯過她的任何一堂課。小蛙上課時的魅力,也是如此。我不知道她究竟投注了多少的心力,才練出一身好功夫。我戲稱她是華陀再世,只要對她講個幾句話,她就可以馬上診斷出你的問題,提供你精準無比的改善方式。

我還記得顫音的那堂課,大家學肯德基廣告乩童篇,個個有模有樣,但我做不到,因為我不會假音。這輩子沒用過假音說話。下課後,我滿臉哀淒的走近小蛙求救:

" 我不會假音..."

"來,你發ah的音"

"ah...."

"不要用力"

"ah..." (放鬆狀)

"上面不要用力,用腹部的力量把聲音送到頭顱上方"

"ah~~~~~~"

欸,我做到了!!! 我做到了!!! 生平第一次我可以當乩童... 喔,不,生平第一次我可以運用假音。我帶著雀躍的心情回家,沒事就裝個乩童! 是的,我做得到!!

又隔了一個星期,這次要挑戰的是氣音。小蛙放話說,氣音對我來說是最難過的一關。的確也是如此。但上課演練時,小蛙就像那位瑜珈老師,在我旁邊耳提面命,給我最精準的指示。

"你把肩膀肌肉放鬆, 放鬆一點..."

"想像把聲音拋上去..."

"現在加入笑容..."

"隨便唸,不要用力"

在小蛙的連番指令下,我竟然脫離了困擾我許久的不愉快象限,我驚覺過去30個年頭來,我過得太!!! 用!!! 力!!!了...口腔是緊的,聲帶是緊的,個性太矜,所有的一切都要歸零,用開放的態度去調整。我的聲帶跟肌肉群一樣,在優秀教練的指導下,找到舒適的狀態,體驗了從未有過的快感...

我不知道我最愛的瑜珈老師跟小蛙,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達到今日的成就。但她們上課時專注的熱情,深深感動了我。所以不管上班多累,心情多懶惰,我還是願意鞭策自己去瑜珈教室報到,去博愛路報到。今天忙完國情咨文,我沒有偷懶,殺去練瑜珈,晚上又到博愛路報到,回來後很累,但我有很充實的一天。小蛙還有那位瑜珈老師教會我,ㄍㄧㄣ出來的東西只是表像,到位的姿勢或聲音表情,才能感動人心,才能讓天賦自由。

蛙兒,你是華陀再世!

(經學生同意後,轉載至衍聲官網,原文發表於 Afra Tan的facebook網誌)
Comments
<<Previous

    文章分類

    All
    暑期營隊
    竹板快書
    聲音課程

Powered by
✕